文憑試e通訊

  • 新浪
搜 尋

外地升學四問

(本文章不會有更新) 12-11-2020 發布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督導 譚家雄


  到外地升學,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下,感受異地風情,與當地學生談笑風生,提升外語能力,實在令人嚮往。然而,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下,多國實施不同程度的措施限制非本地人士入境。有研究指出疫情或許會持續一段時間。在決定到海外升學前,同學務必考慮以下各項,才作出決定。

 

一問:本地升學還是外地升學?
二問:如何選擇留學的地區
三問:如何選擇外地升學的課程?
四問:報名前要注意甚麼?

  一問 本地升學還是海外升學?
              同學宜考慮以下「SAT」3項因素:

Support 經濟支持
  不同國家及院校的生活費、住宿費和學費不一,平均一年開支動輒十萬至三十多萬不等。同學須按個人及家庭的經濟能力及院校的分期付款安排,以考慮是否適合到外地升學。
 
Ability 個人能力
  香港與海外地區在語言、文化、教學模式、學習風氣等都有差異。例如﹕海外大學多要求同學主動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自發探求真知,而非被動地聽課。同學須考慮自己的適應能力。

Target 留學目標
  同學須了解自己的留學目標,是為了享受獨立的生活?入讀世界排名較高的大學?修讀香港沒有開設的專業?學習外語?準備長遠在外地發展?還是擴闊眼界?本地大學近年增加了不少短期境外交流的機會,同學可按需要及能力選擇到境外交流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不等。因此,同學須釐清合理的留學目標,才決定到外地修讀整個本科課程還是留港升學、但參與短期境外交流課程。

 
 如何選擇留學的地區?
             同學宜考慮以下「IELTS」5項因素:
 
Immigration Policy 入境政策
  持BNO 或香港特區護照的同學,到不同國家所需的簽證時間不同。同學須了解有關國家的學生簽證申請程序及所需文件,盡早辦理簽證申請。部分國家對於學生簽證有若干的限制,部分國家不容許留學生兼職,如有需要半工讀,則應考慮其他國家。

Environment 環境
  同學須評估自己能否接受當地的氣候,如﹕季節性溫差及日夜溫差等。如患有哮喘,同學較適宜前往全年氣候溫和的國家升學。同學亦須考慮當地的交通情況,是否方便日常生活。

Linkage with Family 與家人聯繫
  一個人身處海外,很多事情得自己解決。在留學初期,同學或會難以適應新生活。若在當地有親人或朋友提供支援,這未嘗不是好事。同學亦應考慮當地與香港的時差,評估自己能否在適當時間透過電話或互聯網等通訊媒介與在港的親人及朋友聯繫。

Term-time 修讀年期
  現時外地大學大致分為三年制和四年制,前者較重視專業範疇,後者則在入學首一兩年著重通識科目。部分學位課程和榮譽學位課程修讀年期也有差別。同學須明白修讀年期不同,所需的留學預算費用也不同。同學亦須留意個別院校的入學月份(一般分春季或秋季入學)及上課模式(一般為面授課程,但有部分課程或因應疫情改為遙距教學)。

Standard of Living 生活水平
  同學須考慮當地的生活物價指數及一般居民生活狀況。同學可考慮向有關領事館或海外升學輔導機構查詢是否有獎學金或助學金可供申請。部分國家的治安或政局可能未如理想,同學亦須多加留意。同學亦須了解不同的海外升學保險計劃,尤其須細閱保障範圍及條件,以減低將來因疫情而中斷入學安排導致任何損失的風險。

返回頁頂

三問 如何選擇外地升學的課程?

            同學宜考慮以下「TOEFL」5項因素:

Threshold 入學門檻
  海外大學眾多,收生要求也有分別。同學應留意入學簡章所提及的入學門檻及參考過往收生成績數據,按能力選擇院校及課程,否則縱然成功入讀也未必能輕鬆應付課業要求。部分國家容許同學以中四及中五的成績報讀海外大學基礎課程,免卻在港參與文憑試。若同學完成一年制課程並達到相關要求,可升讀大學一年級。

Orientation 興趣取向
  同學選擇課程應以興趣取向為先,切忌隨波逐流,勿只選擇不感興趣但一般人均選擇的熱門學科。這樣的話,自己或許未能享受學習的過程,只會讀得倍感吃力。另外,由於將來的就業情況未能準確預計,同學不應在選擇課程時只考慮將來的就業取向。

Evaluation of Qualifications 學歷評審
  同學於外地考取的大學學歷一般須向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申請審核;專業資格的認可則須向相關的認可專業機構查詢。另外,榮譽學位和非榮譽學位課程在豁免專業考試及升學方面的認受性亦有所不同。

Fame 知名度
  不同國家均有一些熱門或知名課程,例如:瑞士的酒店旅遊課程、澳洲的獸醫課程等。同學若對該些課程有興趣,不妨考慮到該些國家的相關院校升學,畢業後投身相關專業時應有更高的認受性。然而,同學須小心細閱不同機構所公布的大學排名,了解排名的準則是以整個大學還是以個別學科為評核對象。不同的排名結果只供參考,同學切忌只按排名選擇院校及課程。

Life at Campus 校園生活
  同學亦應了解不同院校的校園特色,如:有否成立留學生組織協助留學生適應生活?有甚麼措施向留學生提供生活上的適時支援?有哪些社交活動供留學生參與?
 

四問 報名前要注意甚麼?
             同學宜考慮以下「GCE」三項要點:

 
Gearing up now 立即作準備
  一般海外升學的申請須於開學前至少半年至一年提出,如同學已決定到外地升學,應儘早計劃申請的日程,包括準備申請文件、邀請師長撰寫推薦函、安排應考公開考試及辦理簽證等。雖然多所海外大學因疫情而停課,但是來年的入學申請程序仍然繼續。同學可參考相關院校的網站獲取最新的報讀安排資訊。

Consultation 諮詢
  有興趣負笈求學的同學,多會尋求海外升學輔導機構的協助,那些機構提供的資訊能為同學節省不少時間和工夫。然而,同學宜聯絡多於一間有口碑和信譽的機構,對照不同的資料,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大學和課程。該些機構或會為有海外院校舉辦展覽會或網上諮詢服務,甚至安排院校在香港面試及收生,同學亦應留意相關資訊。

Examinations 海外考試
  同學應知道不同國家的大學要求申請人持不同學歷,同學應預早報考相關的學能傾向/ 學科公開考試(如SAT、GCE等)及英語能力考試(如IELTS、TOEFL等)。一旦失手,同學仍有充足時間準備重考,否則入學申請可能因而延誤。在疫情下,部分海外考試暫時停辦或延遲。同學須瀏覽相關海外考試承辦機構的網站了解考試安排。 
 
 
 

 


編輯︰余錦瀅


相關文章:
海外公開試
非本地學歷評估

外地升學/國家地區資訊
內地 臺灣 澳門 英國 美國
澳洲 加拿大 新西蘭 德國 法國
瑞士 芬蘭 新加坡 日本 韓國


《出路指南2021》
免費索取指南
下載電子書


你可能感興趣

臺灣升學現況

臺灣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        臺灣是不少香港學生前往外......

 
高中畢業生出路圖

學友社輔導中心 高中畢業生出路圖 by HokYauClub on Scribd    ......

 
內地校園生活小知識

  香港學生離開家人往內地升學,除了要面對學業問題外,亦要獨自處理日常生活的大小事,這無疑是一大挑戰。加上香港與內地的文化和......